萧县企业家联合会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生命禁区”创大业戈壁滩上写春秋——记安徽省建安防腐工程公司总经理彭雪冰
  • 来源:《萧县防腐》编委会 作者: 发表日期:2018-08-15 浏览次数:2709 次
  • 分享到:

新疆塔里木这片神奇的土地,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探险家称之为“死亡之海”。一位刚强的汉子在这里奋斗了22个春秋,他把公司从一个负债480万元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国家一级资质的综合集团公司。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公司“明星企业”称号。他是萧县第一代防腐人、安徽省建安防腐工程公司总经理彭雪冰。

塔里木就是我的家

彭雪冰,出生于194812月,安徽萧县杜楼镇人。1978年,他父亲平反,落实政策后,全家由农村迁居萧城。由于没有工作,便到本村曹克安的公司干建筑活。县乡镇企业局建筑总公司经理黄慎修发现他思维敏锐、工作积极,便调他到总公司任副经理,并派驻上海开展业务。彭雪冰利用父亲的关系,接到了黄埔区双鹿冰箱厂建筑工程、南京路四川饭店等工程。两年后,经叔父的介绍转到南阳油田,干稠油地面管线保温工程,工程总承包额28万元。彭雪冰带领15个工人,经过38天的奋战,圆满完成施工任务,结算后赚了15万元,淘到了第一桶金,从此踏上防腐蚀业的道路。

19943月,彭雪冰经介绍,来到新疆塔里木,他和他的团队要在“生命禁区”里开拓,他要同自然环境打一场硬仗,他渴望“让塔里木焕发春光”的梦想能够实现。决心好下,行路艰难。公司接到的工程是在“生命禁区”的腹地铺设塔中到轮南的输油管道,这是一项“硬骨头”工程。管道是沿着沙漠公路在绿化带的外缘铺设的,塔中距轮南270公里。施工时是56月中旬,正值沙尘暴频发,施工人员住的是小帐篷,帐篷周边埋进黄沙里,直接把被子铺在黄沙上,生活用品要从200多公里外运来,洗脸只能用毛巾沾水擦一擦,更不用说洗澡了。沙尘暴一般35天袭击一次。5月底的一天,遇上了强沙尘暴袭击,遮天蔽日,天昏地暗,瞬间陷入一片“黄色恐怖”之中,沙尘暴在怒吼,风裹着沙,沙借着风,如同无数根皮鞭抽打在职工们的脸上,像刀割一样痛,眼睛被风沙吹得无法睁开,耳朵、鼻孔钻满了沙子,呼吸都困难,能见度不足1米。彭雪冰立即让职工们赶快卧倒,有一个职工趴在沙堆上,等风停后,已被埋了有半米多深,等到把他扒出来时,脸上被沙子擦破好几处,幸好没有生命危险。刚刚完工的管道又要重新施工,工人要经常站在积满几十厘米厚的沙尘中干活。7月份在沙漠中施工就更难了,白天太阳像个聚光镜,整个沙漠就像个大蒸笼,仿佛要把人烤焦,各种工具都烫手,地表温度高达5060摄氏度,就连空中刮过的热风也有40多摄氏度,汗水流出来就蒸发干了,留在衣服上的是一层层白色的盐。到了晚上,蚊子多的出奇,且大,据说那里的蚊子是喝红柳汁滋生的,被叮咬后特别痒,用手一抓就发炎、起脓包。彭雪冰坚守在工地,处处以身作则,号召职工发扬萧县人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精神,苦干3个月,完成了50多公里输油管道3PE的补口任务,经质检部门检验质量合格。

在塔里木有句顺口溜:“出门一身土,吃饭满嘴沙,常年在野外,四季不着家。”在这种环境下施工,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他常年坚持做职工的思想工作,让职工留得住、生活好,全力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根据沙漠工作的特点,为防沙尘暴突袭,他带领职工用塑料袋保存水、馒头和蔬菜,并用黄沙埋起来,防止蒸发、损坏。还为每一位职工配备了防毒用品和劳保用品,改善作业环境,定期组织职工体检,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职工的身体素质。

彭雪冰在沙漠中施工,每项工程都是按合同圆满完成,工程质量85%达到优良,从未发生过工伤和设备责任事故,多次受到塔里木油田的表彰。安徽省政府授予建安公司“五十强企业”称号。彭雪冰在塔里木油田拼搏22年,吃尽苦头,历经无数艰辛,但他从不言悔,他还说服儿子彭厦、彭品和女儿彭静到塔里木安家,如今儿女们都在公司挑起重担。彭雪冰每年只有到春节才回家几天,节后就匆匆赶回塔里木油田。有人为他统计过,二十多年来,彭雪冰在老家的时间只有短短4个月。他常风趣地说:“塔里木就是我的家。”

信誉就是企业灵魂

彭雪冰在塔里木油田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期间油田领导班子换了五届,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公司如果没有很高的信誉,那在塔里木油田是无法生存的。

“企业信誉就是市场。”塔里木油田轮南酸站就是一例。轮南酸站是塔里木油田唯一的一座存储酸站,它承担着整个塔里木油气田的用酸。它距库尔勒180公里,距西气东输的储运站不到1公里。1997年,塔里木油田和安徽省建安防腐工程公司一次性签订了6份玻璃钢储酸罐的施工合同(直径为3米,长度为9.6米)。建安公司以前没有接触过玻璃钢储酸罐。储罐造型不仅两头有封头,还要有排污口、放空口、检修入孔、输入口和输出口。合同签完后,彭雪冰却犯难了,公司一无生产玻璃钢的设备,二无生产技术,怎么办?彭雪冰迎难而上,奋战几个昼夜制订出工作方案,先跑技术和设备。他到北京玻璃钢研究总院,找到总工程师黄明,把情况给黄总作了详细汇报,黄总见他态度诚恳,就说:“只要你使用我们的玻璃钢生产设备,我们就可以把生产技术无偿转让。”生产设备对外售价32万元,最后以18万元的价格成交。黄总给玻璃钢大罐制定了生产配方,开出了购买材料清单,绘出了模具图纸,并保证他会到现场指挥生产。彭雪冰根据材料清单进行采购,把图纸寄到库尔勒做模具加工。又日夜兼程做施工前的各种准备工作。模具做好,各种材料备齐,黄总和玻璃钢厂厂长带着生产设备赶到了,他们立即着手安装设备,调试生产。生产时正值三月,塔里木白天温度仅10℃,晚上还要降到-7℃,物料凝固速度慢,强度达不到要求,脱模较难,即使勉强能脱模,脱模后的罐体会变形,待运到安装现场,吊装后,装水试压,第二天就从中间变形。当时油田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问:“这怎么办?”彭雪冰当场坚定地说:“请领导放心,你们要的是商品,不是废品,拆掉重做,宁愿赔本也要保证按时按质交工。”

就玻璃钢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彭雪冰和黄总作了深入的探讨,最终找出原因,由于事前没有把塔里木的气候变化因素考虑进去,罐体用材的厚度大(40mm),仅用一种树脂,强度不够,必须将两种树脂混合使用。原因找到后,彭雪冰当天便坐飞机赶到上海,去上海华东化工学院找树脂研究所所长请教,弄清各种树脂的原理和胶结性能,直到夜里2点多,在所长的帮助下才确定两种树脂施工的方案。

彭雪冰购齐材料回到塔里木油田,第一件事是召开全体职工动员会,他说:“我们若想在塔里木扎下根,拼死拼活也要按时保质完成施工任务,不能耽误油田的生产,不能给国家造成损失,我们要为萧县人争光,为萧县人争气。”大家鼓起劲头,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无一人叫苦叫累。在彭雪冰的带领下,经过苦干实干,一号罐提前4天、二号罐提前2天运到安装工地,这两个罐外表漂亮,强度也高。运到工地的第二天,在风头、维修孔、投料孔和卸料孔等地方,他们采用了特殊的工艺处理,强度高、光洁度好,既节约原材料,又节省工时。安装好后,经过油田质检部门的各种测试检验,质量优良。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用手拍着彭雪冰的肩膀说:“老彭,我服你了!”当即召开现场会,对建安公司进行表彰。后期施工的四个罐质量全是优良。他们施工的储酸罐已有18年,目前仍在使用。

质量就是企业生命

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彭雪冰始终把业主的希望作为他的工作目标,把业主的要求作为他的工作标准,特别是包头铜厂的施工,他记忆犹新。彭雪冰到包头化工局去联系防腐工程,包头化工局的工作人员说:“包头铜厂有酸洗池要修,换了几个施工队伍,修了几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又坏了,你能修吗?”建安公司之前从未接触过修理酸洗池的工程,但因没活做,彭雪冰说:“我能修,一定能修好。”到了铜厂,厂方答应先给一个50T的小酸洗池,让他们干干看。签好合同,他心想,这个活一定要干好,铜厂还有很多活要干,这样才能在包头扎根。不懂,他就学着干。他找到铜厂的技术员,了解酸洗池的使用环境和条件、包头的气候变化情况等。根据使用的工艺要求,酸洗池是放到室外的,冬天要在零下30℃的环境中工作,把铜矿粉加到酸洗池,进行搅拌,使用环境比较恶劣。池子要抗硫酸的长时间侵蚀。他带着这些问题,连夜乘车到北京,找到北京有色金属湿法研究室主任张君锋(教授级高工),他把酸洗池的使用环境和条件向张工作了汇报,请张工帮助拿施工方案、工艺等。张工查阅资料后写出了施工方案。回来后彭雪冰根据施工方案,组织30多人的施工队伍,购买当时最好的耐酸砖和胶泥等施工材料。3月的包头,天气寒冷,晚上达到零下10℃,在1.5米的池子里贴耐酸砖格外辛苦,白天干10个小时,每天晚上还要加班34小时。因为是第一次做酸洗池工程,他每天都在工地上看工程进度、查工程质量,第八章人物

发现问题,当场会诊。关键工序,重点部位的施工,他就守在现场,有时还跟着一块干,攻克难关。他的两只手裂开了口子,一用力就流血,双手贴满了胶布,但是每天仍然坚持在现场工作十几个小时。经过半个月的紧张施工,50T酸洗池圆满完工,包头化工局和铜厂组织人员验收,几乎每块耐酸砖都要检查,通过检查验收,工程质量优良,厂里和局里都很满意。接着又签订了两个100T的酸洗池工程,施工后工程也是优良,使用效果也很好。建安公司由此获得了化工局及铜厂的信任,铜厂便将生产硫酸的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的防腐工程都交给建安公司施工。企业严把质量关,声誉和信誉在当时的硫酸界广为流传,通过包头铜厂的宣传推介,建安公司又到广东阳江铜厂、徐州磷肥厂等地施工,大批业务应接不暇,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现在彭雪冰只要到包头,都要到铜厂看看,铜厂领导只要听说他到了,再忙也要陪他说说话、吃顿饭。通过做这项工程,他们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彭雪冰经常教育公司的各级领导,不但要成为干工程、管工程的专家,还应成为工程的“外交家”,要通过干一项工程,创一方信誉,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和宣传媒介,让社会了解企业。

彭雪冰艰苦创业的精神扬名西部疆域。19936月,时任国务委员、民政部部长的多吉才让在安徽省副省长杨多良等领导的陪同下,视察建安公司,对彭雪冰的创业精神给予高度评价。“铸建安防腐品牌,创百年明星企业。”彭雪冰依然在塔里木奋力前行着。

(武克华、李茂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