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企业家联合会网站首页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萧县名特优官方网站!

“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命名
  • 来源: 作者: 发表日期:2015-04-23 浏览次数:1641 次
  • 分享到:

    

    19896月,正值中国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为萧县题写“国画之乡”10周年之际,也是萧县书画活动遍及城乡的高潮时期,萧县文化局向安徽省文化厅,中国文化部提出了《关于命名萧县为全国国画之乡的申请报告》。此报告的内容分为五部分:一是介绍了南朝宋至明清以来,萧县人民群众研习书画,画家辈出,独具风格,形成徐淮地区“龙城画派”的历史,涌现了一批著名书画名家,南朝宋开国君主武帝刘裕,文帝刘义隆的书法,著名画家戴逵、戴勃、戴颙。明末书画家王之麟、许辉祖,清代的书画名家王为翰、刘本铭、袁汝霖、张太平、吴作樟、路荫南、薛铎、侯子安等,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各有奇妙,称誉徐淮。二是在“龙城画派”的影响下,民国时期由全国美学界的前辈王子云从萧县带丁一批有才华的学生,他们在艺术领域经过数十年的拼搏,各自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当代画坛的风云人物:雕塑大师刘开渠,水彩画家王肇民,巴黎先锋派主将朱德群,国画大师萧龙士、王青芳等。在徐淮地区有较大影响的书画名家欧阳南荪、许克书、刘梦笔、刘惠民、冯雨邨等。新中国建立后,在老一辈书画家的熏陶下,大批书画人才成为国家艺术界的栋梁之才,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萧县于1981年成立了全国县级第一个书画院,书画艺术创作活动进入“黄金时期”,形成了庞大的书画群体。有年过花甲、久负盛名的吴燃、卓然、郭公达、阎梓昭、郑正、赵宗基、张启民等。有笔墨义理皆精的中年骨干欧阳龙、葛庆友、张翰、薛志耘、朱宝善、蒋连碪等;有风华正茂、崭露头角的青年劲旅李定华、李乐武、祖爱民、王军、董宜峰、魏玉新、纵兰凌、柳毅成等。还有一批稚气十足、艺技初展的儿童书画家。全县可施丹青者达1800多人,达到创作水平的500多人,参加县级以上展览的300多人。四是萧县书画创作活动普及城乡。从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到农村乡镇、中小学校、书画艺术交流活动十分活跃。仅1985年春节,在县文化馆内就有10个书画展览同时展出。多年来先后在南京、上海、北京、广州、济南、郑州、开封及合肥等大中城市举办群体性的书画展览和个展联展近百次。特别是1987年在合肥举办的“萧县农民书画展”,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五是萧县人民传承着“龙城画派”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技法,形成了“人品与画品的统一”、“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相互交融”、“重笔墨、重生活、重传统”的艺术风格的特点,在水墨大写意的传统技法表现上有了创新,使“龙城画派”的艺术创作更具有时代性。

    萧县“国画之乡”的艺术交流活动,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等14家报刊和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进行了30多次专题报道,“国画之乡”在全国受到艺术界和各新闻媒体的关注。

    199312月,中国文化部在长春市召开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座谈会,萧县文化局胡志新参加了会议,并领取了萧县被命名为“中国书画之乡”的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