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氏四世为宦,延续百年,在近代史上对本县影响颇大。
段广瀛(生卒不详)字紫沧,号雁洲,本县龙城镇人。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中举人,咸丰三年(1853)中进士后,为翰林院编修,任河南粮储盐法道,署按察使司,加布政使衔。同治十一年(1872),从曾祖到父辈均被浩赠资政大夫,覃恩赠荣禄大夫。同治十三年,同尹耕云同纂《续萧县志》成稿,次年刊印成书。著有《紫沧诗稿》、《紫沧课艺》等传世。
段书云(生卒不详),字少沧,段广瀛之子。清光绪三年(1877)拔贡。朝考后,任军机章京,后曾任广东雷阳道台,广东提学使司。宣统二年(1910)任津浦铁路督办。开始在萧城西老虎山西北红峪山庄植侧柏50亩,后渐发展成林至千余亩。民国初,曾任湖北省民政长、徐州商埠督办、国会议员等职。民国4年(1915)从青岛、烟台引进玫瑰香葡萄在萧城东南邵庄一带栽培,取得成功。
段庆熙(生卒不详),字芝晋,号勿怠。段书云之子。清光绪二十六年拔贡,曾任浙江瓯海道尹,徐海道尹。
段筱晋,段庆熙长子。初任职于徐海镇守使公署,参赞戎机。嗣后与陈调元到安徽参加革命军北伐后,升任中将。抗战胜利后任青岛要塞司令,后随国民党军去台湾。
段氏为萧县首富之家。在县内拥有大庄、二庄、陈庄、施庄、刘庄等十八个寄庄子,县城内有南北两大公馆,东西两个当铺。城外有占地六七百亩的段家花园和红峪山庄。在北京、天津、济南、青岛、徐州、南京等城市均有公馆、花园等。段氏家族系封建官僚阶级的典型代表,也是萧籍人士在近代史上知名度较高的人物。有其苛政的劣迹;也有其续编史志营造人造林、引进葡萄新品种的斑斑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