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萧县企业家联合会网站首页欢进入萧籍名人录
分享到:
孟雨

孟雨(1894——1967),原名孟宪鼎,号棱崖,本县丁里区永堌镇疃里村人。6岁起,先后在本村和卯山、葛塘等地读私塾。后考入省立南京第一农业学校。民国8年(1919)因积极参加“五四”运功,被学校开除。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在小叔孟昭范及同乡会的帮助下,赴法勤工俭学。先后在巴黎的农业实习学校、农具厂、汽车制造厂、凡尔赛苗圃场等处半工半读。14年考入巴黎大学理科。16年,参加了王会元领导的华工总会工作。20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共旅欧支部主办的刊物《祖国抗日情报》社做宣传工作,21年,到巴黎巴斯德学院霉菌室任技术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节假日里,经常深入到华工和留法学生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介绍国内从命斗争形势。留法学生钱三强、李风白等人,经孟雨介绍在巴黎加入中同共产党。

民国34年,邓发代表解放区职工出席在巴黎召开的世界工会代表大会时,秘密重建中共巴黎支部,袁宝华和孟雨分别任正、副书记。次年,在孟雨领导下,由方墉主持出版了《华侨时报》,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声音。同年底,全国掀起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爱国运动。中共巴黎支部为声援这一运动,组织旅法华侨国内和平促进会。主办刊物《和平呼声》,孟雨为之到处奔走,筹集资金。这一爱国行动,得到了驻法使馆参事孟鞠如的暗中资助。孟鞠如是由巴黎东方饭店老板王宋义介绍同孟雨认识的。民国36年,刘宁一、陈家康、区棠亮等人先后几次到过巴黎,他们的护照居留证,都是孟雨通过孟鞠如、钱能欣等关系办理的。这一年里,刘宁一、孟雨和孟鞠如、钱能欣先后进行了三次谈话,从国内政治、军事形势,谈到革命发展和个人的前途,促进了孟鞠如、钱能欣向人民的立场转变。孟雨又向他二人介绍了马克思经典著作和《群众》、《中国文摘》等进步书刊,同他们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联系。同年秋,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孟雨时常将国内胜利消息传到驻法使馆,鼓舞使馆人员向革命靠拢。民国388月,驻法使馆人员已三个月没领到薪水。孟雨同意孟鞠如提出发起“索薪运动”的建议。以孟鞠如、钱能欣等几位进步人士为骨干,联络其他驻法机构人士向大使施加压力。同年9月,孟鞠如、钱能欣、凌其翰等十余人在使馆内秘密讨论了起义宣言稿。孟雨与国内联系并征得同意,于同年1010日,在旅法华工总会(位于比映古)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上,孟鞠如等人宣布起义,成为国民党驻外使馆人员起义的先声,在国民党驻各国使馆和驻外机构中产生了极大影响。年底,孟雨回到阔别三十年的祖国。

孟雨回国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际联络部长。19502月,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委员会的联络部长兼秘书。他多次随同我国代表团、艺术团体出席国际会议和进行友好访问。

19535月,孟雨调任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兼副所长,后兼任卫生部学习苏联法规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生物制品委员会副主任。孟还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和第三届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64年后,孟雨患了胃癌、肺炎、巴特金斯病,步履艰难,仍坚持率北京生物制品钻研究所学习代表团,到兰州、武汉、上海等兄弟单位学习先进经验。此时病情已恶化,不能到办公室,他还在家里召集会议,1967916日病故于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