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萧县企业家联合会网站首页欢进入萧籍名人录
分享到:
董正钧

董正钧(1917——1980),本县杨楼镇董楼村人。民国30年(1941)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大半生时间在西北各省从事农业经济学和经济植物的研究工作。他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抓住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课题,开展大胆顽强细致的科学研究。他是我国罗布麻研究的奠基者、创始人。1952年,他在新疆罗布泊地区发现这一野生经济植物,即以产地定名为“罗布麻”。1957年,他到中国科学院任副研究员以后,就一直从事和领导罗布麻研究工作,曾任兰州罗布麻研究室主任,出版《罗布麻》等专著两本,发表论文几十篇。他在对罗布麻系统研究的同时,精心培养了一批研究骨干,为我国进一步研究罗布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化大革命”中,他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遣送回家,在董楼过着半监牢的生活,仍不改初衷,自费进行罗布麻解烟毒的动物试验,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文化大革命”后,他为之呕心沥血20余年的罗布麻,已开始大量利用,罗布麻布、罗布麻药、罗布麻无(低)毒香烟,已生产上市。他的成果,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罗布麻科教影片,已发行到海外。电台、报刊曾多次报道罗布麻研究的消息,美、英、苏、澳等国的科技人员,曾先后在著作中引用我国罗布麻研究资料。 

粉碎“四人帮”之后,董正钧到安徽大学任教,为安大副研究员、安徽省植物学会副会长。他在继续研究罗布麻的基础上,写出了《关于安徽省研究利用与发展罗布麻的意见》及《新发现罗布麻有解毒的性能及研制罗布麻无毒香烟的初步试验》(发表于《安徽大学学报》1979年第二期),并向中共安徽省委写了《关于罗布麻研究工作的意见》的专题报告。对安徽省罗布麻的研究利用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直至临终前,他还在写《向南京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提供罗布麻的研究建议》,不幸于1980125日因患脑溢血医治无效在合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