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萧县企业家联合会网站首页欢进入萧籍名人录
分享到:
张庆林

张庆林(1911——1982),原名陈怀玉。本县马井区郝庄乡陈坡村人。他于民国14年(1925)在郝集小学毕业,考入徐州一个由教会办的中学。16年北伐军进抵徐州,张庆林受新思潮影响,经常从徐州带回进步书籍报刊,在亲友中传播,并上集市宣传救国救民的道理。不久,他离开了教会学校,投奔刘亚民任校长、革命气氛很浓的萧师。17年参加共青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员。次年,萧县党组织遭到破坏,他转入南京五卅中学。稍后,萧师毕业的耿兴义、李忠道参加南下参观团回来时,途经南京,托他存放一些进步书籍。他刚把书籍带进学生宿舍就被逮捕,判刑一年,关押在苏州监狱。19年出狱后,在上海沪西区做工运工作,8月任中共扬州中心县委书记。

民国25年,他与路继先等在本县陇海路北积极恢复建立党组织,动员组织群众,建立农民救国会,为革命积聚力量。268月,他受党组织委派,到陇海路南李酒店找到李忠道,为李接上组织关系,并开展路南抗日动员工作。

民国275月,萧县沦陷。6月中旬,他受命护送郭影秋到微山湖西开展抗日工作。此后,以郭影秋的代表、湖西区特委政治联络员的身份,在萧县引荐耿蕴斋、孟振声部去湖西整训,编为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二总队第十五、十六大队,帮助制定打萧城金啸虎宣抚班和黄庙日军据点的作战方案。智取黄庙后,震动很大,日军寻求报复,残酷杀害了陈坡村30多名群众,他悲痛万分,遂改名张庆林到鲁南开辟抗日根据地。

民国28年,受命担任中共鱼台县委组织部长、书记,31年任沛滕边区中心县委书记,后任鲁南一地委组织部长、代理书记,书记,兼任临城县委书记。在此期间,他深入农村,深入渔民群众,发展壮大微山湖水上游击队,铁道游击队等抗日武装。并开展国民党上层人员争取工作,以及敌伪分化工作,使敌人完全孤立在据点之内,建立、保持新四军和山东通往延安的交通干道,曾安全护送过刘少奇、陈毅、陈光、朱瑞等领导人,完成重要的战略交通任务。

解放战争期间,他任鲁南一地委的副书记,在国民党军向山东发动重点进攻时,主力部队和领导机关全部转移,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他和少数同志留下来,一直坚持艰苦的敌后斗争。37年,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他任华东支前办事处副主任。淮海战役,带领山东30万民工支前;渡江战役,负责安徽支前司令部的工作;京沪杭战役,兼任苏南支前司令部副指挥。上海解放后,他任南下工作团副团长,招收大学生、高中生随主力部队进军大西南。四川解放,他任江津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52年调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副主任,人事局副局长,管理局副局长、局长,生物部副主任。1961年调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果品局局长。因文化大革命中身心受到严重摧残,长期患病,医治无效,于1982212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