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萧县企业家联合会网站首页欢进入萧籍名人录
分享到:
冯雨邨

冯雨邨(19091998),1909年出生,萧县龙城镇人。中国书法家协会安徽分会理事,萧县书画院名誉院长、县政协第一、二届委员。

他出身书香门第,童年时期即从父亲云生公学习书法,后又师从路荫南、侯子安、王芙生等书家专攻书法。始以木棒作笔,每日在地上习笔顺、间架,其后改写实影和空影。稍长,开始临帖,从晋唐入手,以柳公权之《瑯琊碑》为大字范本,小楷习颜鲁公之《多宝塔》,终日不辍。他博采众长,厚积薄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落笔沉稳坚定,擅用中锋,雄浑质朴,风神劲健,隽秀之中见老辣,典雅之中存风骨。

民初,擅长书法的邑人王芙生(清末秀才)与友人徐菊裳、王培安、侯子安、李蔼峰、孙惠民、孟昭玉及冯云生等十余人组织“笔花书社”,攻书法、习绘画。他常随父亲参与观摩、研习。尤对王芙生先生灵秀、挺拔之书法倾心爱慕,并受其指教甚多,深得其韵味。王公玙主萧时,曾被招聘为文书,受到精通书法的王公赏识,遂留在县政府抄写材料。抗战期间,在八路军萧县独立旅任职,参与地方党组织出版的《实报》、《边区报》和《拂晓报》的编辑工作。解放后进修于华东师大历史系,毕业后执教于萧县中学。1957年萧中二部独立成校为龙城初级中学(萧城一中前身),他在该校任美术教师兼教务员。1972年调入萧县“五七大学”分部,直至离休。

他的书法艺术植根于群众之中,除平时酷爱博览碑帖及名人墨迹外,还不断着意汲取民间书法艺术的营养。每逢春节张贴对联时,总是不辞辛劳,徒步挨门往观,察其用笔、结构、神韵而默会之、心悟之,择其字优词佳者札记之。不断采他人之长,为己所用。

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在书法艺术的园地上辛勤耕耘六十余载,寒暑不辍,朝夕淬砺,因之,桃李满园。著名书、画家姜秀真、张翰、朱宝善、葛庆友、董路谊、纵横等,都不同程度地得益于他的教诲。为了纪念他从事艺术教育六十周年并八十寿诞,省内外书法界知名人士和他的诸多门生,于1988129,在萧城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

他秉性刚正,胸怀坦荡。从不为虚名而上下奔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且爱好广泛,诗词歌赋、医术剑道、戏曲国画皆有相当造诣。

他为人谦逊,待人以诚。凡欲求书者,不问尊卑,有求必应;向其求教者,不分老幼,诲人不倦。其高尚质朴的人格,同他高尚质朴的书格一样,互为对应,相应生辉,被广为传颂。

他的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内外联展或个展,受到广泛好评。1987年在合肥举办的“黄山杯首届书画大奖赛”上,曾荣获书法一等奖。199011月,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刘惠民、冯雨邨、郑正、薛志耘书法画联展”。同年被载入《中国书画家名人大辞典》。其书法作品行草(唐杜牧诗一首),被收入1989年出版的《萧县志》书画艺术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