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萧县企业家联合会网站首页欢进入萧籍名人录
分享到:
刘惠民

刘惠民(19071999),号老耘,又号金蟾溪上人、香雪轩主、石烟、借庵、墨耘老人等。祖籍安徽省砀山县,1911年东徙萧县杨楼镇迎风口村。徐淮奇人,著名书画家。曾为安徽省文史馆馆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顾问、萧县书画院名誉院长。

1907年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好学,聪慧过人。琴棋书画、习武、悬壶、诗词、训诂……无所不能,多才多艺,童年便打下了文武兼备、书画双修的功底,中年又成为名扬一方的医生、拳师和才华过人的书家、画家。他一生奢华风流,孤高狂放,淡泊名利,倜傥不羁。他青年时期以武术出名,困难阶段以医术享誉,盛世晚年以书画辉煌。画学八大、石涛,书法诸体兼工,犹以狂草、分隶见长。书风雄浑酣畅、飘逸飞动。20世纪50年代,曾与萧龙士先生同去北京,以书法见示齐白石,得齐先生盛赞:“惠民笔墨活脱灵动,日后定不让张癫醉素也!”此后,与一代名家李可染、李苦禅、王青芳、许麟庐、萧龙士交厚。先生晚年,声誉日隆,洛阳纸贵。虽足不出户,然居高声远。京城名家、四海学者,多有书信往来,或淡艺论道,或索赐墨宝,或盛情力邀,先生淡淡然,每日门庭若市,求访者多源自四海。80年代后,萧县书画院分别在北京、上海、合肥等地为老耘先生举办书画展,在学术界获得崇高的赞誉。老耘先生一生坎坷,终生蛰居乡里,寄情笔墨。建国后因成分问题,历经磨难,几历窘迫。他豁达洒脱,忘情于书画艺术,甘于清苦,疾俗恶媚,不慕名利。对有僚气者或附庸风雅之假道者,吝赐片纸只字。1998年,中央电视台派采访组来访,几追不着,周折几地,最后在一间茅屋中方才如愿。制片者最终用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片名:《千里追踪访老耘》。老耘先生一生创作颇丰,先后出版了《刘惠民书法集》、《老耘先生书画集》、《老耘先生书画二集》等多部书画集。其作品被收入1989年出版的《萧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