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企业家联合会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长风破浪会有时——记安徽省淮海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裕祥
  • 来源:《萧县防腐》编委会 作者: 发表日期:2018-08-10 浏览次数:2847 次
  • 分享到:

他生长在黄河故道边,家乡的蓝天碧水孕育了他执着的毅力和宽阔的为民情怀。他既千方百计发展壮大企业,把企业产品一步步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尖端品牌,又致富不忘乡亲,牢记组织的信任和选民的重托,带领当地群众发展经济,致富一方。

彭裕祥,出生于196410月,安徽省萧县杨楼镇人,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毕业,建筑防腐、暖通双职称高级工程师,二级建造师。现任安徽省淮海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萧县防腐蚀商会会长,萧县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宿州市第四届人大代表。

创新发展走出困境

1989年,公司成立之初,缺技术,缺资金,更缺项目,彭裕祥可谓临危受命,重任在肩。

公司这么多员工要吃饭,要养家糊口,要发家致富,怎么办?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思考,他决定“求变”,要在改变中寻找企业发展的机遇。

用胆识引领企业走出困境。凭借他特有的市场竞争理念、敏锐前瞻的洞察力与创新思维,以及勇于冒险、不甘贫穷落后、力求上进的精神,经多方调研,组织专家论证,他最终做出决断:只有靠创新引领,才能使企业走出困境。

20世纪90年代,防腐蚀涂料发展的特点是涂料产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其改变方向以节约资源、无污染、经济、高效为原则,因此国际市场上发明了聚氨酯沥青新型防腐蚀材料,美国在很多工程中首先使用这种涂料,其技术领跑世界。为掌握这项技术,彭裕祥不惜血本高薪从上海、北京请来专家,请他们传授从美国引进的当时最先进的防腐保温技术。他带领工程技术人员与专家同吃住、同学习,现场作业时亲自操作、身体力行,历经两个多月的奋战,终于掌握了该项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改良和创新,实现了材料“革命”的重大突破,也给企业回报了丰厚的效益。

在竞争激烈的防腐蚀工程市场,树立品牌形象、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知名度至关重要。为此,无论大小工程,他都亲自研究施工方案,精心组织设备和人员。施工中,密切关注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集思广益,攻克难题,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每项工程都能高质量完成,从而获得业主和业界的一致称赞。

管理出效益,管理也要创新。他结合公司实际,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制定《质量保障体系》《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同时,实行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管理到施工作业,层层抓落实,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当即整改,有力保证了每个施工项目的质量达标,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85%以上。一年后,成效初显,企业取得丰硕成果,直接创造产值100余万元,在创新发展中取得第一桶金,帮助企业走出了困境。

用智慧引领企业不断发展。他深入研究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扩大内需、引导消费、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惠民举措,抢抓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以及“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机遇,带领公司先后参建完成了西气东输、三峡水电站、奥运鸟巢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防腐、保温等项目,企业的技术工艺不断成熟、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公司业绩实现突破。

依靠科技 铸造辉煌

用科技创新助推企业进步。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彭裕祥是个爱学习、爱钻研的人,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升级。他善于集思广益,带头进行技术攻关,无数次解决技术难题,创新和自主发明新工艺、新技术十余项,成为防腐蚀行业技术创新的排头兵,显示了过人的聪明才智,是公司有口皆碑的“钱学森”,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管理效益。他先后与山东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持续协作,创新研发的“一种抗热冲击耐碱蒸汽腐蚀的柔性封孔剂及其使用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认证。

为增强企业技术竞争力,公司与国内外4家高等专业院校、研究院所建立了长期技术攻关业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新老互动”等多种有效方式,加强对公司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把公司建设成为华东地区腐蚀控制技术培训基地和行业人才储备基地,实现用高科技人才助推当地腐蚀控制企业科技创新、跨越发展。企业先后获安徽省科技二等奖、全国质量安全施工先进单位等荣誉。

为推进全县防腐蚀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品牌形象,彭裕祥先后二十余次去省赴市,联系专家,拜访领导,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出资带领全县防腐蚀业界的企业家赴河南长垣县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座谈,广泛听取企业家们的意见,组织撰写调研报告,对全县防腐蚀业的现状进行深刻分析,提出切实加强防腐蚀产业规划、建设防腐蚀科技园、健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等可行性建议,并向县委领导、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别作了汇报。他提出的“企业要坚持以创新为主旋律,通过创新经营和科学管理出效益”的理念,得到了领导和业界的肯定。

责重如山 勇于担当

冷暖记心间,疾苦身同感,全心全意做好关心员工疾苦的贴心人。他在全力以赴抓好公司生产经营的同时,把关心员工疾苦、倾听员工呼声列入日常工作。公司拿出大量资金,千方百计改善员工生产生活环境,努力提高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他还经常深入工地和员工一同参加劳动,加强与员工的交流,及时为员工排忧解难。公司还实施“送温暖工程”,员工因工致伤,公司承担全部费用,并派专人陪护,痊愈出院后,彭裕祥亲自上门探望,切实解决员工及家属的后顾之忧。

用责任真心为群众代言。作为市、县人大代表,他始终坚持广泛听取和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反映。几年来,张口村2200多个家庭他跑了个遍,谁家有困难,谁家有残疾人,谁家没房住,他一清二楚。五年来,共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60余条,向市、县、镇提出建议16条。每次召开市、县人代会前,他总是提前走访选区选民,倾听他们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人代会期间审议“一府两院”等工作报告做好充分的发言准备。会议期间踊跃参加讨论,真实、准确地反映基层情况。积极参加视察、调研、政情通报会等活动,并及时向选民反馈,使选民知情、知政,拉近了政民之间的距离。五年来,他先后在代表活动中作主题发言6次,部分建议被县、镇政府采纳。

用真情回报父老乡亲。作为张口村总支书记,他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疾苦装在心里。近年来,全村投资237.8万元,修铺砂石路7.2公里、水泥路7公里;投资252万元,实施扶贫项目4;投资80万元,新建老年公寓;建设蔬菜大棚200亩,流转土地1100亩。他带头捐资5.5万元,帮助9个自然村整修道路5公里;捐资1万元整治村内环境;捐资4万元,慰问老党员、老干部、贫困户、五保户;捐助彭玉等5名贫困学生10余万元,助他们圆了大学梦;捐助困难家庭彭晋保等5户共2万元。

他就是这样一位朴实、果敢、充满正能量的企业家,他用自己的不懈追求赢得了事业,更赢得了民心。

(李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