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之前,我生活在国统区,过着夏粮吃不到秋天,秋粮吃不到春天的苦日子。为了不致在青黄不接时饿死,穷人把南瓜、地瓜(又称“红芋”)存在低温的地窖里,等到断粮时就以南瓜、地瓜当主食代粮。老百姓有句话:“打倒资本家,天天吃地瓜”,“红米饭,南瓜汤,吃起来,喷喷香”。
那么,菜呢?常年是辣椒、大葱。在大决战前,还有句牢骚话:“反攻反攻,反到山东。吃的煎饼,卷的大葱。”不过,夏天有一种特殊的菜,那就是学名叫“蝉蛹”(即蝉的幼虫,我们土话叫“蝶了猴”)的东西。自从进城后虽能听到蝉鸣,却告别了蝉蛹。可我们黄土低坡的穷孩子当年不但会识别蝉蛹,而且会抓蝉蛹。从听到“新蝉第一声”那天起,我们一群穷孩子天天在黄昏时跑到大树下,看到地面上有芝麻大的小孔,用手指一捅,如果薄薄的土层塌下去了,再用手指往下伸,蝉蛹就会抓住手指跟上来。如果小孔没有薄薄的土层塌下去,那就不是蝉蛹的小洞。从黄昏到肉眼看不见小孔,大约不到半小时,我们每人可抓十来个蝉蛹。回家把蝉蛹用盐一腌,就是第二天的“美餐”。
出乎所料的是日前获悉家乡有人因经营蝉蛹,已拥有15亿的收入。我惊呼:穷人的食品翻了身!南瓜成了第一防癌食品,山芋成了第二防癌食品。如今有些富豪除了请客,在家也是常吃南瓜、山芋和粗粮。这样好,社会讲究平衡,营养也要讲究平衡。平衡是福。